欢迎来到中共柳州市老干部局网站!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凝心齐聚力 夕阳更生辉 ——柳州市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助推柳州中国梦进程

来源: 市老干部休养所  |   发布日期: 2015-06-03 09:49   

近年来,柳州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从实际出发,把广大老同志所能所愿与社会所需所盼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充分激发了老干部“老有所为”的内生动力。广大老干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全市各个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热情展示着“老”字号工作者的“不老心”,用真情诉说着老有所为的“不了情”。

集银发智慧 促跨越发展

全市共有离退休干部5.5万人, 除各级关工委、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以外,现有各类老年协会组织近百个,是老干部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市老科协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致力普及科学知识、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决策咨询、服务三农、推动科技进步。惠农方面,原副会长何宝才带领柳江县老科协研究引种美国蓝莓获得成功,目前已在柳江县扩种蓝莓500亩,为农民致富创造了一条新路子;农业组老科技工作者自筹资金多年不懈努力从事水稻杂交育种试验,2014年成功培育出国内第一个红米杂交稻,填补国内空白,牵头研究红米杂交稻的黄振曼被称为“红米之父”;组织开展科技“三下乡”、技术培训400多次,受众3万多人次。调研方面,近年共上报调研报告96篇,其中被采纳或得到领导重要批示84篇;开展研究课题或项目39个;建言献策243条。市老科协与市社科联开展的《柳州市老科协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柳州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发展战略》课题调研工作获得自治区领导好评;苏植华老专家为鹿寨桑蚕业开发和撰写的项目可行性报告,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并组织实施,获支持经费980万元。

凝晚霞深情 关爱下一代

全市现有各级关工委组织 5000多个,参加关工委工作的“五老”达5万人,是关心下一代的宝贵资源。近年,市关工委在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市科协、教育局、民政局广泛创办柳州市社区和学校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该项目曾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在“五老”群体中,涌现出了大批丹心热血育新人的优秀典型。融水、三江县的老教师吴启和、曹崇滋等,十多年一直坚持调查贫困学生的情况,帮助香港的爱心人士实现捐资助学的愿望,走遍村村寨寨,造册登记,牵线搭桥,募捐钱物。其中,曹崇滋共帮助获得善心资助83万多元,物资捐助价值21万多元,助老助残资金5万多元,受助学生1260多名。吴启和共帮助获得善心资助金额已达120.3万元人民币,使3198名受助生圆了读书梦。

扬先进文化 树核心价值

弘扬优良传统、传承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老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市各级关工委报告团、宣讲团、讲师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百场宣讲活动,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弘扬好传统、传承好家风的积极作用。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市广播电视大学阚培桐教授(已故),历时4年到全国各地收集整理抗战歌曲3621首,编写出《救亡之声》和《民族之魂》(9册一套)两部抗战歌曲集,填补了我国抗战时期创作流传的革命歌曲的空白,为国家、民族和广大青少年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组织柳州市著名文史老专家、老画家、老诗人和青少年工作者合作,组织参与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和“书香龙城,文化柳州”全民阅读活动,先后编印出版了《为了千秋大业》、《画说孔子格言》、《雷锋赞》、《童声吟韵——少儿学古诗》及《龙凤寨——知青纪事》等书籍,为青少年成长指路护航。

展才技特长 引社会风尚

按照自觉自愿和就近就地的原则,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和才技特长,建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学会、门球协会等老年社团、协会组织,以积极健康的精神文体生活,自觉肩负起引领社会新风尚的责任。2014年,市老体协以成立三十周年大型体育展示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体育活动,其中在市人民广场举行由2000多名老年运动员参加的“庆祝柳州市老体协成立三十周年大型体育展示活动”,向市民展示了快乐步操、龙狮展示、太极拳剑等7个大型老年体育项目,带动和促进了全市老干部、老年人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市老年协会坚持以“学术为本、面向需术、服务老龄、有所作为”的办会理念,从2009年至2014年,共征集到论文245篇,每年分别报送中国老年学学会和广西老年学学会,其中荣获优秀论文123篇,占论文数50.2%,有20篇论文被省和国家级出版单位编入“论坛文集”等书公开发行。学术研究成效卓著,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老龄问题提供了有效参考和理论支持。

分享: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56号
  • 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网站备案号:桂ICP备05009280号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柳州老干部“龙城秋韵”
微信公众号

经验交流
凝心齐聚力 夕阳更生辉 ——柳州市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助推柳州中国梦进程
来源: 市老干部休养所  |   发布日期: 2015-06-03 09:49   

近年来,柳州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从实际出发,把广大老同志所能所愿与社会所需所盼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充分激发了老干部“老有所为”的内生动力。广大老干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全市各个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热情展示着“老”字号工作者的“不老心”,用真情诉说着老有所为的“不了情”。

集银发智慧 促跨越发展

全市共有离退休干部5.5万人, 除各级关工委、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以外,现有各类老年协会组织近百个,是老干部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市老科协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致力普及科学知识、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决策咨询、服务三农、推动科技进步。惠农方面,原副会长何宝才带领柳江县老科协研究引种美国蓝莓获得成功,目前已在柳江县扩种蓝莓500亩,为农民致富创造了一条新路子;农业组老科技工作者自筹资金多年不懈努力从事水稻杂交育种试验,2014年成功培育出国内第一个红米杂交稻,填补国内空白,牵头研究红米杂交稻的黄振曼被称为“红米之父”;组织开展科技“三下乡”、技术培训400多次,受众3万多人次。调研方面,近年共上报调研报告96篇,其中被采纳或得到领导重要批示84篇;开展研究课题或项目39个;建言献策243条。市老科协与市社科联开展的《柳州市老科协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柳州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发展战略》课题调研工作获得自治区领导好评;苏植华老专家为鹿寨桑蚕业开发和撰写的项目可行性报告,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并组织实施,获支持经费980万元。

凝晚霞深情 关爱下一代

全市现有各级关工委组织 5000多个,参加关工委工作的“五老”达5万人,是关心下一代的宝贵资源。近年,市关工委在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市科协、教育局、民政局广泛创办柳州市社区和学校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该项目曾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在“五老”群体中,涌现出了大批丹心热血育新人的优秀典型。融水、三江县的老教师吴启和、曹崇滋等,十多年一直坚持调查贫困学生的情况,帮助香港的爱心人士实现捐资助学的愿望,走遍村村寨寨,造册登记,牵线搭桥,募捐钱物。其中,曹崇滋共帮助获得善心资助83万多元,物资捐助价值21万多元,助老助残资金5万多元,受助学生1260多名。吴启和共帮助获得善心资助金额已达120.3万元人民币,使3198名受助生圆了读书梦。

扬先进文化 树核心价值

弘扬优良传统、传承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老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市各级关工委报告团、宣讲团、讲师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百场宣讲活动,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弘扬好传统、传承好家风的积极作用。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市广播电视大学阚培桐教授(已故),历时4年到全国各地收集整理抗战歌曲3621首,编写出《救亡之声》和《民族之魂》(9册一套)两部抗战歌曲集,填补了我国抗战时期创作流传的革命歌曲的空白,为国家、民族和广大青少年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组织柳州市著名文史老专家、老画家、老诗人和青少年工作者合作,组织参与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和“书香龙城,文化柳州”全民阅读活动,先后编印出版了《为了千秋大业》、《画说孔子格言》、《雷锋赞》、《童声吟韵——少儿学古诗》及《龙凤寨——知青纪事》等书籍,为青少年成长指路护航。

展才技特长 引社会风尚

按照自觉自愿和就近就地的原则,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和才技特长,建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学会、门球协会等老年社团、协会组织,以积极健康的精神文体生活,自觉肩负起引领社会新风尚的责任。2014年,市老体协以成立三十周年大型体育展示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体育活动,其中在市人民广场举行由2000多名老年运动员参加的“庆祝柳州市老体协成立三十周年大型体育展示活动”,向市民展示了快乐步操、龙狮展示、太极拳剑等7个大型老年体育项目,带动和促进了全市老干部、老年人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市老年协会坚持以“学术为本、面向需术、服务老龄、有所作为”的办会理念,从2009年至2014年,共征集到论文245篇,每年分别报送中国老年学学会和广西老年学学会,其中荣获优秀论文123篇,占论文数50.2%,有20篇论文被省和国家级出版单位编入“论坛文集”等书公开发行。学术研究成效卓著,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老龄问题提供了有效参考和理论支持。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网站备案号:桂ICP12006475号

网站制作:盈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