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老年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前进
来源:
市老年大学  |
发布日期:
2014-09-17 00:00  
2014—2015学年度,柳州市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是:18个专业、142个教学班,学员达6000人次。器乐、书画、舞蹈、声乐等是学校最具特色的专业,平均每天有1200多名老同志到校上课,是一间较为规范化的地市级老年大学。
学校曾获自治区老干部局授予“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全国老年大学校刊编辑出版先进单位”、“全国老年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众多学员已成为创建和谐社区的骨干力量。
一、坚持政治思想建校是办好老年大学的灵魂
针对学员脱离职业社会后,边缘化现象严重的情况,20多年来,坚持政治建校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多年来,一直坚持时政、政策、理想、信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教育,使得在校的老同志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坚持四项办学原则是办好老年大学的指导方针
1、坚持因需施教的原则。在专业设置上,坚持老同志需要什么就开什么课。根据柳州的实际,许多老同志对书法、国画、音乐、舞蹈、电子琴兴趣浓厚,学校便开设了基础班、提高班、创作班和研修班。近年来,学校新增设了围棋、摄像、水彩画、钢琴、古筝、摄像编辑等8个专业,受到了老同志的好评。
2、坚持寓教于乐原则。把老年大学办成温馨的老年乐园。学校在教学活动中,穿插了写生、参观、联欢、小型书画展、自娱自乐等多种形式。大大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许多同学把老年大学当成了“第二个家”。
3、坚持班级自治原则。班级是老年大学的基础细胞,是学员参加教学活动、文体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加强班级管理,实行班级自治,对贯彻老年大学办学宗旨,解决学员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意见》、成立了学校学员委员会,今年刚完成了第四届的换届选举工作。学员委员会、班委会的建立为稳定教学次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4、坚持学为结合的原则。老同志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了检阅教学成果,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型诗书画作品展览,近6年来,有800多名学员3000多件诗书画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种展览中展出和发表,有500多位学员被接纳自治区、市书法家协会或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为数不少的学员出版诗书画专集。有10多位学员被各级老年大学和小学、幼儿园聘为书画教师,为柳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学员邓逸民多年辛勤耕耘,光荣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治区老年书画研究会的副会长。
三、建设一支知名度高,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关键。
学校坚持选聘教师的两条标准:一是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无私奉献精神;二是学科学术水平高。学校建有教师人才后备库。因为有这样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保证了较高的教学质量。
四、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使教学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办好老年大学的保证。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章治校”,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职工、教师、学员的行为。在学校决策管理方面,建立了校务委员会、学校办公会、学员委员会、班长会制度。学校先后制定了《学员守则》《教师守则》《工作人员职责》等多项规章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有秩序地协调安排教学管理的常规与中心工作,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学员管理方面,则建立了“学员委员会”、“班委会”、“行政人员与班级联络员”等管理制度。由于教学质量较高,大大增强了学校的知名度。
五、坚持走文化强校之路,创建和谐校园是办好老年大学的重要载体。
1、学校通过建设 “一报一室一廊一刊一网一橱窗一展览一团队”和文艺汇报演出展示平台,培育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
2、狠抓“第一课堂”、支持“第二课堂”、关心“第三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可谓花红叶茂、硕果累累:学校参加各级比赛16次、各级各类比赛共荣获65个奖项。
3、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途径加强社会宣传,为党的事业传递正能量。学校在各级各类刊物网站上刊登了57篇宣传报道。
(柳州市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