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高期”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发布日期:
2015-07-05 09:55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目前,离休干部已进入“双高期”,“走不动、出不来、看不见、听不清”的越来越多,精神上的孤独、身体上的病痛困扰着他们。如何做好新时期“双高期”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让他们安享晚年,是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对此,我中心通过走访老干部、召开座谈会、同行交流等形式进行调研,了解“双高期”离休干部群体面临的困难,分析现阶段服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升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双高期”离休干部生活现状
我中心现为83名企业离休干部服务,该群体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年事已高。离休干部年龄均在80岁以上,其中90岁以上11人,平均年龄85岁。二是体弱多病。大部分离休干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若干离休干部长期住院,以医院为“家”。三是活动困难。部分离休干部行动不便,外出困难,缺乏参加党支部及单位活动的能力,只能呆在家中。四是信息缺乏。“双高期”离休干部生活单一,交际圈较小,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不足,精神生活枯燥乏味。
二、“双高期”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不足,个性化服务有待加强
自身经历、文化素养、家庭结构、生活环境决定了离休干部们在服务需求上的差异,除了“大寿必到,丧事必到,病住院必访”和常规的节日走访慰问之外,他们还渴求个性化服务,更期望在精神生活上能得到充实。目前的服务管理工作中,普遍注重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而忽略了他们在精神、心理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工作创新不够,未能将服务延伸到细微之处。
(二)工作模式简单,服务缺乏“特色”
目前,大部分离休干部“散养”式分散居住,对他们的部分临时服务需求只能按常规的工作模式简单响应,难以及时、充分地满足,在服务管理工作中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在安排集体学习活动时,往往因身体条件的限制,参加人数少,覆盖面小,易产生“参加人数少,无须在内容上多做文章,按部就班,不出岔子就行”的思想,导致学习活动只注重形式化、一般化,缺乏“特色”。
(三)引导观念滞后,余热作用发挥不足
在组织引导“双高期”离休干部参政议政、为社会发展建设发挥余热工作上,易产生“老干部年龄大,身体又不好,让他们平安幸福就行”的思想,对离休干部发挥余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离休干部发挥作用的规律缺乏认识,对各离休干部所具备的特点、优势不了解,无法科学合理地鼓励、引导、组织他们充分发挥余热。
(四)缺乏工作主动性,离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乏力
对“双高期”离休干部党建工作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认为“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养老,其他都无关紧要”。部分离休干部随着年龄日益增高、健康每况愈下,对开展组织生活的积极性降低,对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渴望减少。个别离休干部党支部工作无人愿干,缺乏有效管理,支部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三、“双高期”离休干部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针对“双高期”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完善:
(一)丰富服务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处在“双高期”的离休干部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对组织的依赖不断增加。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服务管理工作难度逐渐加大,不能以一贯的思维定式来开展工作,单凭有热情和耐心是不够的,需要悉心策划,统筹安排,切实把老干部工作的重点扎扎实实落实到面上,把对老干部的关心和爱护真真切切落实到点上。一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关怀。组织经常性走访和电话询访,动态了解全体离休干部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多与离休干部子女及原单位沟通,做好跟踪服务,及时解决离休干部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听取和收集离休干部对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离休干部的诉求和期盼,把握离休干部关注的利益和热点问题,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二是把单一的生活服务变为个性化的综合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离休干部进行专门走访,争取上级领导部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长期患病、行动不便的离休干部着重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对因财产分配、再婚等原因引起的家庭矛盾给予合理调解;对相对年轻,身体素质好的老干部更多提供学习和文体活动服务;对极少外出、失伴以及有特殊心理需求的离休干部,经常探望,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开展情绪疏导工作。
(二)完善精神激励,注重余热发挥
注重培养离休干部的继续奉献精神。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通气会、征询会等方式鼓励离休干部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当中去,充分运用丰富的经验,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三)创新党建模式,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强化党建理念,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指导和帮扶离休干部党支部开展工作。一是加强支委班子建设,引导党支部选举出愿意为支部发展做贡献的支委,定期组织支委进行学习培训,通过支委带动整个党支部开展学习活动。二是按照便于集中、便于学习的原则,有针对性的组织部分居住分散、无法保证按时参加党内活动的党员开展组织生活,保证离休干部思想常新,在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三是送“学”上门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室内学习与外出参观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吸引离休党员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四是根据离休党员年龄差异、身体状况和学习活动爱好和需求等特点,提供与其相应的学习资料并做好辅导。
(柳州市柳南区企业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