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鹿寨县委老干部局课题组
所有的社会管理工作,都是随着时代改变带来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作为党的老干部工作自然也不例外。2014年初召开的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提出:“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和离退休干部队伍重大变化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深度研究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鹿寨县主动应对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环境,自觉地做好县一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在收获一定成效和经验的同时也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引发了老干部工作者的深深思考。
一、鹿寨县对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鹿寨县地处桂中地区,作为桂中的交通枢纽,曾是党的地下组织活跃的地方,也是解放军部队南下解放广西后留守地方建设的重地,因此,这里有着一大批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革命,离休干部人数较多。1982年,鹿寨县委成立老干部工作机构后,管理服务的离休干部高峰期曾达170多人。但到了2013年,全县离休干部仅有45人,平均年龄86岁。县老干部局成立之初,大多数离休干部处于离休初期,身体条件好,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的积极性很高,县老干部局把发挥老干部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九十年代前后,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解决落实离休干部“两个待遇”问题成为老干部局的工作重心。进入20世纪后,离休干部逐渐进入了高年龄、高发病的“双高期”,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变成老干部局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伴随着时代与环境的不断变化,鹿寨县老干部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不断推进老干部工作的转型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扩大职能,联合各方,老干部局在涉老工作中积极发挥牵头作用。
鹿寨县委自1995年以来即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领导全县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后改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组长,成员有县委组织部、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民政局、文体局、老龄办等相关单位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老干部局,由老干部局具体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近年来,随着离休干部队伍的缩减,退休干部队伍的不断扩大,领导小组逐渐加强了对退休干部群体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指导,老干部局则承担了更多的协调服务工作,如牵头组织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组织召开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对全县老干部工作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调研、牵头协调解决问题等等。工作中,县老干部局在发挥各部门作用推进涉老工作开展上,起到了主导作用。
(二)创新服务方式,细化管理职能,推行精细化管理服务。
随着老干部队伍“双高期”的到来,县老干部局的工作逐渐转向了协调做好老干部的居家养老、看病就医、精神慰藉等日常管理服务方面。近年来,鹿寨县老干部局实施了《推行老干部日常服务“精细化”管理 开展老干部亲情化服务》的做法,提出了“围绕日常服务工作,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对老干部工作的日常服务做到了“四化”,即细节化、具体化、量化和温馨化,力求通过服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来体现对老干部服务的亲情化。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做到:一是实行干部职工与离休干部“一对一”结队亲情服务,全局5名干部职工包括局领导班子,每人分别与8—10名离休干部结成对子,要求每名干部职工对所结队的离休干部做到“七清”,即工作简历清、家庭情况清、子女情况清、身体健康情况清、老干部的邻居情况基本清、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清,原则上要求对所结队的离休干部每个月电话问候一次、每个季度登门走访一次,每逢生日、生病住院、家庭有重大变故或因待遇问题思想有情绪等必须走访。二是建立亲情服务卡制度,给每位老干部发放了亲情服务卡,保持与老干部的密切联系。给每位离休干部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卡,定期组织身体检查,体检结束后,逐一对老干部进行健康情况登门回访,配合医疗机构做好老干部的日常保健。三是认真开展亲情服务“五必访”。对居住在本县的离休干部,做到重大节日必登门走访、生病住院的必访、生日必访、有思想情绪和意见的必访、有特殊困难的必访。四是抓好亲情服务“四落实”:落实沟通联系制度,定期走访离休干部的原单位、所在社区,及时掌握情况,为老干部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落实送学制度,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送去重要文件、理论书籍、《鹿寨视点》报纸等资料,让老干部及时了解新政策和县里的新情况。落实登门解惑制度,不定期走访空巢、独居、失能离休干部,每次登门走访聊天谈心时间不低于半小时,通过登门聊天,为他们消除烦恼,在精神上给予慰藉。落实帮扶制度,争取县财政设立了困难老干部(遗属)专项帮扶资金,帮助困难老干部和无生活来源的老干部遗孀解决一些具体困难。
(三)延伸服务,改变办学思路,积极打造老年大学这个全县老年人的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离休干部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少,活动力越来越弱,但退休干部的情况则反之的局面出现,县老干部局主动把服务的面作了拓展延伸,重点围绕老年大学的建设搭建服务全县离退休干部的平台。2011年以来,县老干部局围绕“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办学原则推进县老年大学建设,打破了仅向离退休人员招生的局限性,面向全县老年人朋友扩大办学,使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鹿寨县老年大学现已成为一所开设有声乐、舞蹈、彩调、书画、法律、养生保健等16个专业,招收32个班级的县级老年人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有专职管理人员5人,专兼职教员24人,在校学员1000多人次。
学校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有计划地调整专业,新增加了计算机、电子琴、楹联诗词、彩调等10个专业。很多学员经过培训,学会了计算机应用,懂得利用英特网了解世界,晚年生活变得更充实了。学校还重点抓好法律专业、政治理论专业的培训,不仅对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还通过开设党的十八大精神辅导、科学发展观辅导、时事政治讲座等课程,抓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使学员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
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如何,是学校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学”服务的生命所在。学校从四个方面大幅提升了办学水平:一是发挥校委会民主决策作用,完善了决策规则,重大事项均由校委会集体决定。二是实行名师聘任制,从柳州市和本县各行业聘请了22名教学水平高、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兼任教师。三是推行教学工作规范化,每个专业均编制有教学计划,订购或自编教材,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考核评比。四是发挥班级自我管理作用,每班均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日常班级纪律和清洁卫生由各班自行负责。班长还参与了学校管理,由班长轮流值周管理学员纪律,校委会每月召开一次班长例会,密切与班级的联系。五是以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学校组建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管弦乐队、鼓乐队,每年学校均组织不少于5场次的大规模校园文化活动,如期末文艺汇演、班级文艺联欢、中秋文艺汇演、县外交流演出等等。
为办好老年大学,鹿寨县坚持“政府、社会”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广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办好老年大学。学校与全县32个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结成共建单位,共建单位在为学校出谋划策、捐赠教学器材、提供场地、捐资助学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同时,通过与社会各界开展结队共建,有效营造了全社会关心、重视老年人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履行职责,主动参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抓好离退休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组织在新时期赋予老干部局的光荣任务。为抓好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县老干部局积极组织带领离退休干部参与县委布置的重大活动。2014年,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老干部局与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县各党组织认真组织离退休党员参与本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让有学习能力的老党员都参与活动,并提出了具体的参与要求。同时,县老干部局还联合各级党组织为离退休干部党员举办专题辅导课,积极参与到活动的具体工作中来。
在抓好离退休党建工作上,县老干局注重发挥“五老”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联合县关工委、县老科协等涉老单位团体,组织离退休老专家、老技术人员、老教师等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为他们走出家门、服务社会、传播知识、传递正能量搭建有效平台。如组建老干部文艺队,送艺下乡、送艺入校、送艺进军营;组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队,为各类种植、养殖、养生、科技等协会担任技术顾问,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深入农村田头、果园、甘蔗地,为农民举办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举办法律培训班、养生保健知识培训班等;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开展“‘美丽鹿寨、清洁乡村’我先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主题活动。
为加强全县离退休党员阵地建设,2013年,县老干部局争取县委同意成立了老干部党校,把党校的办学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党校成立以来,已对全县离退休党员骨干进行了4次培训。
二、县一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在推进县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新时期下老干部工作与时俱进的思路,对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主要体现在:
(一)离退休干部队伍发生的巨大变化,突显现行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需要。
近年来,我县的离退休干部队伍整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离休干部越来越少、平均年龄越来越大,退休干部越来越多、平均年龄越来越低。2013年底,全县离休干部人数下降至45人,退休干部增加至3000多人,全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6.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8%。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离退休干部队伍除了在人员结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外,在思想状况、利益需求、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离退休干部队伍的这种变化,迫切需要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高效管理服务体制。
目前,我县具有涉老人员管理服务职责的部门有:组织部、老龄委、老干局、人社局、文体局、教育局,管理服务的职责分散于各部门,基本上各自为政,还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虽然老龄委作为县政府统一管理服务老年人的领导机构,但工作人员力量单薄,县老龄办仅有一个工作人员编制,且挂靠在县民政局没有独立出来,无法真正发挥协调全县涉老工作事务的作用。因此,现行的涉老工作管理体制是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
(二)县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际重视程度有限。
在当前的考核机制、管理体制下,县一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精力以及人力、财力、物力均放在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对离退休干部工作乃至全县涉老工作的重视程度乃处于一种“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的局面,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上有“解决了待遇就算解决了一切”的认识,总认为在待遇上没有亏欠离退休干部就算把老干部工作做到家了,对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队伍发生的变化和老年人居家养老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如何转变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职能,统筹协调抓好全县离退休干部工作思考不够,在提前运作、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仍显得单薄,力度不够。
(三)县级老干部工作机构设置不适合需要,机构改革急需顶层设计给予解决,自上而下理顺关系。
随着主要服务对象离休干部人数的日益减少甚至在将来走向消失,县老干部工作部门如何定位,何去何从?这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为县老干部局转型的一种动力。目前,各地老干部工作部门在如何转型发展、转变职能上积极探索,各有做法,但都碰到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干部工作机构的重新定位和设置,即老干部工作机构的改革与调整。这个问题,光靠自治区一级、县一级是无法解决理顺好的,这需要来自上级在政策方面的顶层设计,在自治区仍至中央层面出台机构改革调整的指导性意见和政策,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只有自上而下地启动老干部工作部门的机构改革调整,才能真正推动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顺利转型。
三、对县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县级老干部工作的转型发展,既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全县离退休老干部的热切要求,是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历史责任。要完成县一级老干部工作的顺利转型发展,使老干部事业完全适合新的时代环境的需要,就必须解决好当前存在的问题,扫除转型发展中的障碍。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难题,我们提出如下思考及对策供决策者参考。
(一)实施老干部工作部门机构改革,完善职能,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适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老干部工作机构。
老干部工作部门要转型,必须依托于机构职能的重新调整设置,即机构改革。要通过机构改革,明确界定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职能,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重新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老干部工作机构。
在职能的调整上,要把对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职责纳入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职责范围,赋予县老干部局更多的协调职能,以便于调动、整合社会资源和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这就需要将离退休干部工作纳入县委和县政府的社会管理视野当中,确立县老干部工作部门整合资源的牵头作用和主导地位,建立完善单位、社区、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服务管理格局,把对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居家养老、精神慰藉和人文关怀等等方面结合起来,形成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离退休老干部工作格局。
要赋予老干部局更多职能,应对全县涉老部门的职责进行调整,将分散的职能整合起来、集中起来,以应对越来越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解决的涉老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医疗、权益保障、学习培训、心理健康、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越来越集中,需要有一个部门牵头协调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县级涉老部门以老龄委、老干局为主,兼顾涉老服务职能的还有人社局、文体局、卫生局等。为老年人服务的职能散落于各部门,往往成为这些部门无关紧要的工作被边沿化。如县老龄委的机构编制挂在县民政局,人员机构合署办公,老龄委的职能经常被民政部门庞大的工作任务和职能所淹没,老龄委的职责发挥不出来,变成了一个只能办办《老年证》的可有可无机构。目前总的来说,还是缺少一个能够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涉老工作进行全面协调领导的机构部门。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老干局、老龄委的职能合并起来,建立一个新的为全县老年人工作进行协调服务的机构,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老干部政策、老年人权益等进行监督,为县委、县政府制定涉老政策提供依据的机构。
(二)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离退休干部队伍的社会化管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推进,老年服务社会化将日趋完善;而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老干部居住地越来越分散,仅靠单位来完成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已越来越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老年服务的社会化将成为老干部工作未来的工作模式。老干部选择就近参加社区活动和享受社区服务对单位、家庭、个人来说都有利。老干部工作可以探索建立单位、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管理模式。首先,完善就近服务建老干部居家养老模式,要通过中央的政策支持,加大县级财政的投入,推动城镇和社区逐步把服务老年人的功能包括文化教育、医疗服务、文娱健身等配套设施以及老龄服务机构、志愿者队伍和老年人互助组织等建立起来,使老干部享受社区服务具备较好的条件,使老干部不出社区就在家门口得到良好的服务。其次,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发挥协调作用,打破传统上单位“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充分协调和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资源以及家政公司、老年公寓、托老中心等社会资源为老干部服务,变以往的“单位管”为“社会管”。
(三)抓好顶层政策设计,保障老干部工作转型所需要的经费和场地保障。
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重要的是服务内容、参与面的延伸和扩大化,这就要求财政保障工作必须跟上。为确保全县离退休老干部以及全县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尊老敬老的实际行动,涉老支出占县财政收入的比重应当与全县经济发展同步,与县财政收入增长同步。要有计划地抓好县一级养老机构的建设、老干部活动中心以及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把涉老场地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但是,由于各县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有差别,导致各地对涉老的投入很不一致,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一些地方,财力好、领导重视的,投入就多,财力欠缺、领导不重视的,投入就差很远。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顶层的政策设计,需要中央一层对各地的涉老工作进行规划,对经费和场地的保障提出指导性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地对涉老工作的投入。如要求各级政府要把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教学场地建设等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及时解决老年人活动场地不足、老年大学教学场地狭小,房屋、设备简陋等问题,为老干部、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
(四)积极引导,转变观念,推动离退休干部群体的角色转变。
在老龄化社会中,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退休后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一名普通的社会老人,由社会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离退休干部只有淡化“单位人”的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老干部群体的角色定位要逐步从“国家财富”向“国民待遇”转变。在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初期,老干部主要是离休干部。中央提出 “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特殊照顾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也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理解和支持。近年来,不少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已经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一些县区实行了离休人员、退休人员共管,在共管的过程中,逐渐把对离休干部的这种尊重、关心和照顾延伸到了退休群体上来,无形中强化了退休人员与普通老年人“不一样”的思想观念和角色定位。当前,退休人员在离退休干部队伍中已占绝大多数,笼统地把离退休老干部群体视为“特殊群体”给予特殊照顾,是不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的,也会阻碍老年服务社会化的发展,使政府在出台有关涉老政策方面左右为难。因此,在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和地方对离休干部的关心照顾的同时,也要让所有的离退休干部与社会上其他老年人一样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体现社会的公平合理性。这就要求离退休干部群体完成一个角色的转变,淡化特殊群众的概念,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这有利于县委、县政府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出台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县一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使全县所有的退休人群、老年群体都能得到较好的养老服务。
(五)推动县级老干部工作内容的转型发展。
县级老干部工作的转型,重要的是工作内容的转变。首先,要推动老干部工作理念逐步实现从重生活服务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老干部工作者的角色要从“服务员”向“管理员”转变。多年来,县级老干部工作者大多把自己定位为“服务员”角色,以事无巨细、全方位为老干部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但是,随着离退休干部队伍的壮大,这一群体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仅依赖于做好被动的服务来完成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工作已经不适合,这时候,建立一套新的管理秩序和创新引导方式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县级老干部工作者必须改变“服务员”的角色定位,确立“管理员”的角色意识,在工作中通过主动管理、宏观管理、高效管理来实现服务,做到大处见管理,细处见服务,服务与管理并重。同时,要积极引导退休干部改变被服务者的身份意识,自觉服从于管理部门的工作大局,同时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县级老干部工作内容的改变,要体现在从重物质生活向重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转变。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央政策的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已得到较好解决,老干部群体转而追求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充实。这就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拓宽视野,上升到思想观念、文化建设的层面来抓好服务管理,把工作的重心转向关注精神生活、关注建设老干部的精神家园。要通过搭建平台,为离退休干部队伍中的专业人才继续服务社会创造条件。要通过加强扶持,协助如歌舞、书画、摄影等老年人艺术团体的建设,引导离退休老干部参加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要通过抓好县老年大学的建设,把老年大学办成全县离退休干部仍至全县老年朋友的精神家园、文化乐园。
推动县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是适应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改革创新使老干部工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空间。鹿寨县通过这几年来的主动实践与探索,充分感受了县级老干部工作转型的必要性,也体会了变革中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作为老干部系统直接面向基层的一线单位,我们更应该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未雨绸缪,敢于面对挑战,为老干部工作事业的明天添砖加瓦。
鹿寨县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鹿寨县委老干部局课题组
所有的社会管理工作,都是随着时代改变带来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作为党的老干部工作自然也不例外。2014年初召开的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提出:“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和离退休干部队伍重大变化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深度研究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鹿寨县主动应对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环境,自觉地做好县一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在收获一定成效和经验的同时也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引发了老干部工作者的深深思考。
一、鹿寨县对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鹿寨县地处桂中地区,作为桂中的交通枢纽,曾是党的地下组织活跃的地方,也是解放军部队南下解放广西后留守地方建设的重地,因此,这里有着一大批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革命,离休干部人数较多。1982年,鹿寨县委成立老干部工作机构后,管理服务的离休干部高峰期曾达170多人。但到了2013年,全县离休干部仅有45人,平均年龄86岁。县老干部局成立之初,大多数离休干部处于离休初期,身体条件好,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的积极性很高,县老干部局把发挥老干部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九十年代前后,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解决落实离休干部“两个待遇”问题成为老干部局的工作重心。进入20世纪后,离休干部逐渐进入了高年龄、高发病的“双高期”,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变成老干部局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伴随着时代与环境的不断变化,鹿寨县老干部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不断推进老干部工作的转型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扩大职能,联合各方,老干部局在涉老工作中积极发挥牵头作用。
鹿寨县委自1995年以来即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领导全县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后改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组长,成员有县委组织部、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民政局、文体局、老龄办等相关单位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老干部局,由老干部局具体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近年来,随着离休干部队伍的缩减,退休干部队伍的不断扩大,领导小组逐渐加强了对退休干部群体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指导,老干部局则承担了更多的协调服务工作,如牵头组织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组织召开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对全县老干部工作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调研、牵头协调解决问题等等。工作中,县老干部局在发挥各部门作用推进涉老工作开展上,起到了主导作用。
(二)创新服务方式,细化管理职能,推行精细化管理服务。
随着老干部队伍“双高期”的到来,县老干部局的工作逐渐转向了协调做好老干部的居家养老、看病就医、精神慰藉等日常管理服务方面。近年来,鹿寨县老干部局实施了《推行老干部日常服务“精细化”管理 开展老干部亲情化服务》的做法,提出了“围绕日常服务工作,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对老干部工作的日常服务做到了“四化”,即细节化、具体化、量化和温馨化,力求通过服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来体现对老干部服务的亲情化。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做到:一是实行干部职工与离休干部“一对一”结队亲情服务,全局5名干部职工包括局领导班子,每人分别与8—10名离休干部结成对子,要求每名干部职工对所结队的离休干部做到“七清”,即工作简历清、家庭情况清、子女情况清、身体健康情况清、老干部的邻居情况基本清、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清,原则上要求对所结队的离休干部每个月电话问候一次、每个季度登门走访一次,每逢生日、生病住院、家庭有重大变故或因待遇问题思想有情绪等必须走访。二是建立亲情服务卡制度,给每位老干部发放了亲情服务卡,保持与老干部的密切联系。给每位离休干部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卡,定期组织身体检查,体检结束后,逐一对老干部进行健康情况登门回访,配合医疗机构做好老干部的日常保健。三是认真开展亲情服务“五必访”。对居住在本县的离休干部,做到重大节日必登门走访、生病住院的必访、生日必访、有思想情绪和意见的必访、有特殊困难的必访。四是抓好亲情服务“四落实”:落实沟通联系制度,定期走访离休干部的原单位、所在社区,及时掌握情况,为老干部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落实送学制度,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送去重要文件、理论书籍、《鹿寨视点》报纸等资料,让老干部及时了解新政策和县里的新情况。落实登门解惑制度,不定期走访空巢、独居、失能离休干部,每次登门走访聊天谈心时间不低于半小时,通过登门聊天,为他们消除烦恼,在精神上给予慰藉。落实帮扶制度,争取县财政设立了困难老干部(遗属)专项帮扶资金,帮助困难老干部和无生活来源的老干部遗孀解决一些具体困难。
(三)延伸服务,改变办学思路,积极打造老年大学这个全县老年人的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离休干部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少,活动力越来越弱,但退休干部的情况则反之的局面出现,县老干部局主动把服务的面作了拓展延伸,重点围绕老年大学的建设搭建服务全县离退休干部的平台。2011年以来,县老干部局围绕“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办学原则推进县老年大学建设,打破了仅向离退休人员招生的局限性,面向全县老年人朋友扩大办学,使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鹿寨县老年大学现已成为一所开设有声乐、舞蹈、彩调、书画、法律、养生保健等16个专业,招收32个班级的县级老年人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有专职管理人员5人,专兼职教员24人,在校学员1000多人次。
学校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有计划地调整专业,新增加了计算机、电子琴、楹联诗词、彩调等10个专业。很多学员经过培训,学会了计算机应用,懂得利用英特网了解世界,晚年生活变得更充实了。学校还重点抓好法律专业、政治理论专业的培训,不仅对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还通过开设党的十八大精神辅导、科学发展观辅导、时事政治讲座等课程,抓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使学员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
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如何,是学校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学”服务的生命所在。学校从四个方面大幅提升了办学水平:一是发挥校委会民主决策作用,完善了决策规则,重大事项均由校委会集体决定。二是实行名师聘任制,从柳州市和本县各行业聘请了22名教学水平高、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兼任教师。三是推行教学工作规范化,每个专业均编制有教学计划,订购或自编教材,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考核评比。四是发挥班级自我管理作用,每班均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日常班级纪律和清洁卫生由各班自行负责。班长还参与了学校管理,由班长轮流值周管理学员纪律,校委会每月召开一次班长例会,密切与班级的联系。五是以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学校组建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管弦乐队、鼓乐队,每年学校均组织不少于5场次的大规模校园文化活动,如期末文艺汇演、班级文艺联欢、中秋文艺汇演、县外交流演出等等。
为办好老年大学,鹿寨县坚持“政府、社会”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广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办好老年大学。学校与全县32个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结成共建单位,共建单位在为学校出谋划策、捐赠教学器材、提供场地、捐资助学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同时,通过与社会各界开展结队共建,有效营造了全社会关心、重视老年人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履行职责,主动参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抓好离退休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组织在新时期赋予老干部局的光荣任务。为抓好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县老干部局积极组织带领离退休干部参与县委布置的重大活动。2014年,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老干部局与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县各党组织认真组织离退休党员参与本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让有学习能力的老党员都参与活动,并提出了具体的参与要求。同时,县老干部局还联合各级党组织为离退休干部党员举办专题辅导课,积极参与到活动的具体工作中来。
在抓好离退休党建工作上,县老干局注重发挥“五老”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联合县关工委、县老科协等涉老单位团体,组织离退休老专家、老技术人员、老教师等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为他们走出家门、服务社会、传播知识、传递正能量搭建有效平台。如组建老干部文艺队,送艺下乡、送艺入校、送艺进军营;组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队,为各类种植、养殖、养生、科技等协会担任技术顾问,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深入农村田头、果园、甘蔗地,为农民举办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举办法律培训班、养生保健知识培训班等;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开展“‘美丽鹿寨、清洁乡村’我先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主题活动。
为加强全县离退休党员阵地建设,2013年,县老干部局争取县委同意成立了老干部党校,把党校的办学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党校成立以来,已对全县离退休党员骨干进行了4次培训。
二、县一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在推进县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新时期下老干部工作与时俱进的思路,对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主要体现在:
(一)离退休干部队伍发生的巨大变化,突显现行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需要。
近年来,我县的离退休干部队伍整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离休干部越来越少、平均年龄越来越大,退休干部越来越多、平均年龄越来越低。2013年底,全县离休干部人数下降至45人,退休干部增加至3000多人,全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6.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8%。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离退休干部队伍除了在人员结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外,在思想状况、利益需求、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离退休干部队伍的这种变化,迫切需要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高效管理服务体制。
目前,我县具有涉老人员管理服务职责的部门有:组织部、老龄委、老干局、人社局、文体局、教育局,管理服务的职责分散于各部门,基本上各自为政,还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虽然老龄委作为县政府统一管理服务老年人的领导机构,但工作人员力量单薄,县老龄办仅有一个工作人员编制,且挂靠在县民政局没有独立出来,无法真正发挥协调全县涉老工作事务的作用。因此,现行的涉老工作管理体制是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
(二)县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际重视程度有限。
在当前的考核机制、管理体制下,县一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精力以及人力、财力、物力均放在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对离退休干部工作乃至全县涉老工作的重视程度乃处于一种“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的局面,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上有“解决了待遇就算解决了一切”的认识,总认为在待遇上没有亏欠离退休干部就算把老干部工作做到家了,对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队伍发生的变化和老年人居家养老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如何转变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职能,统筹协调抓好全县离退休干部工作思考不够,在提前运作、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仍显得单薄,力度不够。
(三)县级老干部工作机构设置不适合需要,机构改革急需顶层设计给予解决,自上而下理顺关系。
随着主要服务对象离休干部人数的日益减少甚至在将来走向消失,县老干部工作部门如何定位,何去何从?这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为县老干部局转型的一种动力。目前,各地老干部工作部门在如何转型发展、转变职能上积极探索,各有做法,但都碰到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干部工作机构的重新定位和设置,即老干部工作机构的改革与调整。这个问题,光靠自治区一级、县一级是无法解决理顺好的,这需要来自上级在政策方面的顶层设计,在自治区仍至中央层面出台机构改革调整的指导性意见和政策,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只有自上而下地启动老干部工作部门的机构改革调整,才能真正推动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顺利转型。
三、对县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县级老干部工作的转型发展,既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全县离退休老干部的热切要求,是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历史责任。要完成县一级老干部工作的顺利转型发展,使老干部事业完全适合新的时代环境的需要,就必须解决好当前存在的问题,扫除转型发展中的障碍。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难题,我们提出如下思考及对策供决策者参考。
(一)实施老干部工作部门机构改革,完善职能,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适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老干部工作机构。
老干部工作部门要转型,必须依托于机构职能的重新调整设置,即机构改革。要通过机构改革,明确界定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职能,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重新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老干部工作机构。
在职能的调整上,要把对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职责纳入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职责范围,赋予县老干部局更多的协调职能,以便于调动、整合社会资源和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这就需要将离退休干部工作纳入县委和县政府的社会管理视野当中,确立县老干部工作部门整合资源的牵头作用和主导地位,建立完善单位、社区、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服务管理格局,把对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居家养老、精神慰藉和人文关怀等等方面结合起来,形成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离退休老干部工作格局。
要赋予老干部局更多职能,应对全县涉老部门的职责进行调整,将分散的职能整合起来、集中起来,以应对越来越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解决的涉老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医疗、权益保障、学习培训、心理健康、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越来越集中,需要有一个部门牵头协调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县级涉老部门以老龄委、老干局为主,兼顾涉老服务职能的还有人社局、文体局、卫生局等。为老年人服务的职能散落于各部门,往往成为这些部门无关紧要的工作被边沿化。如县老龄委的机构编制挂在县民政局,人员机构合署办公,老龄委的职能经常被民政部门庞大的工作任务和职能所淹没,老龄委的职责发挥不出来,变成了一个只能办办《老年证》的可有可无机构。目前总的来说,还是缺少一个能够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涉老工作进行全面协调领导的机构部门。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老干局、老龄委的职能合并起来,建立一个新的为全县老年人工作进行协调服务的机构,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老干部政策、老年人权益等进行监督,为县委、县政府制定涉老政策提供依据的机构。
(二)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离退休干部队伍的社会化管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推进,老年服务社会化将日趋完善;而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老干部居住地越来越分散,仅靠单位来完成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已越来越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老年服务的社会化将成为老干部工作未来的工作模式。老干部选择就近参加社区活动和享受社区服务对单位、家庭、个人来说都有利。老干部工作可以探索建立单位、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管理模式。首先,完善就近服务建老干部居家养老模式,要通过中央的政策支持,加大县级财政的投入,推动城镇和社区逐步把服务老年人的功能包括文化教育、医疗服务、文娱健身等配套设施以及老龄服务机构、志愿者队伍和老年人互助组织等建立起来,使老干部享受社区服务具备较好的条件,使老干部不出社区就在家门口得到良好的服务。其次,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发挥协调作用,打破传统上单位“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充分协调和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资源以及家政公司、老年公寓、托老中心等社会资源为老干部服务,变以往的“单位管”为“社会管”。
(三)抓好顶层政策设计,保障老干部工作转型所需要的经费和场地保障。
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重要的是服务内容、参与面的延伸和扩大化,这就要求财政保障工作必须跟上。为确保全县离退休老干部以及全县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尊老敬老的实际行动,涉老支出占县财政收入的比重应当与全县经济发展同步,与县财政收入增长同步。要有计划地抓好县一级养老机构的建设、老干部活动中心以及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把涉老场地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但是,由于各县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有差别,导致各地对涉老的投入很不一致,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一些地方,财力好、领导重视的,投入就多,财力欠缺、领导不重视的,投入就差很远。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顶层的政策设计,需要中央一层对各地的涉老工作进行规划,对经费和场地的保障提出指导性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地对涉老工作的投入。如要求各级政府要把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教学场地建设等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及时解决老年人活动场地不足、老年大学教学场地狭小,房屋、设备简陋等问题,为老干部、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
(四)积极引导,转变观念,推动离退休干部群体的角色转变。
在老龄化社会中,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退休后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一名普通的社会老人,由社会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离退休干部只有淡化“单位人”的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老干部群体的角色定位要逐步从“国家财富”向“国民待遇”转变。在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初期,老干部主要是离休干部。中央提出 “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特殊照顾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也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理解和支持。近年来,不少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已经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一些县区实行了离休人员、退休人员共管,在共管的过程中,逐渐把对离休干部的这种尊重、关心和照顾延伸到了退休群体上来,无形中强化了退休人员与普通老年人“不一样”的思想观念和角色定位。当前,退休人员在离退休干部队伍中已占绝大多数,笼统地把离退休老干部群体视为“特殊群体”给予特殊照顾,是不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的,也会阻碍老年服务社会化的发展,使政府在出台有关涉老政策方面左右为难。因此,在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和地方对离休干部的关心照顾的同时,也要让所有的离退休干部与社会上其他老年人一样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体现社会的公平合理性。这就要求离退休干部群体完成一个角色的转变,淡化特殊群众的概念,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这有利于县委、县政府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出台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县一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使全县所有的退休人群、老年群体都能得到较好的养老服务。
(五)推动县级老干部工作内容的转型发展。
县级老干部工作的转型,重要的是工作内容的转变。首先,要推动老干部工作理念逐步实现从重生活服务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老干部工作者的角色要从“服务员”向“管理员”转变。多年来,县级老干部工作者大多把自己定位为“服务员”角色,以事无巨细、全方位为老干部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但是,随着离退休干部队伍的壮大,这一群体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仅依赖于做好被动的服务来完成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工作已经不适合,这时候,建立一套新的管理秩序和创新引导方式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县级老干部工作者必须改变“服务员”的角色定位,确立“管理员”的角色意识,在工作中通过主动管理、宏观管理、高效管理来实现服务,做到大处见管理,细处见服务,服务与管理并重。同时,要积极引导退休干部改变被服务者的身份意识,自觉服从于管理部门的工作大局,同时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县级老干部工作内容的改变,要体现在从重物质生活向重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转变。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央政策的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已得到较好解决,老干部群体转而追求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充实。这就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拓宽视野,上升到思想观念、文化建设的层面来抓好服务管理,把工作的重心转向关注精神生活、关注建设老干部的精神家园。要通过搭建平台,为离退休干部队伍中的专业人才继续服务社会创造条件。要通过加强扶持,协助如歌舞、书画、摄影等老年人艺术团体的建设,引导离退休老干部参加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要通过抓好县老年大学的建设,把老年大学办成全县离退休干部仍至全县老年朋友的精神家园、文化乐园。
推动县级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是适应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改革创新使老干部工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空间。鹿寨县通过这几年来的主动实践与探索,充分感受了县级老干部工作转型的必要性,也体会了变革中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作为老干部系统直接面向基层的一线单位,我们更应该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未雨绸缪,敢于面对挑战,为老干部工作事业的明天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