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共柳州市老干部局网站!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注重特色、突出重心、寻找亮点,尽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来源: 融水县关工委  |   发布日期: 2015-05-07 17:10   

融水苗族自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近几年来,充分发挥好工作机关的引领作用,坚持工作常态化,将民族特色融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抓住工作重点,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亮点纷呈。

 “五老”队伍继续发挥作用突出,组织他们尽力开展工作。一是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夕牵头组织县直学校师生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永乐乡柳北游击队烈士纪念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邀请柳北游击队老战士讲革命历史故事。二是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组织“五老”科技人员带科技模型、科普资料到县城和离县城较近的乡镇学校对师生进行科技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三是组织“五老”艺术团到中、小学校、农村、社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文艺联欢活动。四是组织老教师重返课堂,成立一支由老教师组成的宣讲工作队,深入学校给中、小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仅2014年度,“五老”队伍进学校、村屯宣讲56场次,受教育青少年5.4万人次。五是组织“五老”队员参与文化市场网吧义务监督活动,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对县内26个网吧经营点,安排52名“五老”义务监督员,每个网吧有2名“五老”队员负责联系,并给他们明确责任和发给上岗工作证。六是发动“五老”与留守儿童结对监护帮扶活动,确定香粉乡为县级示范点,每个乡镇先抓一个村,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现香粉乡共有142名留守儿童,已结对了142名“五老”人员,每位留守儿童有一名老同志监护帮扶,目前全县20个乡镇已有1544名“五老”与留守儿童结对监护帮扶,使留守儿童在校内老师管、校外老人护,同时也使在外务工的父母安心、放心。

突出民族特色课题,把握工作重心。一是组织老艺人开展民族芦笙文化进校园、社区,县直中、小学校开设民族芦笙舞蹈班,邀请民族老艺人到学校传授芦笙音谱和芦笙舞蹈。20099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节目组到我县录制了“融水青少年芦笙队”的精彩节目,并在103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目前,县城中、小学校都有芦笙队,每年的县庆日大型活动,中、小学校的芦笙文艺队都是大型芦笙舞蹈的主要阵容。这一新课题深受青少年的欢迎,得到社会的赞誉,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2009年底,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获得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创新奖。二是利用本地通俗易懂山歌教育青少年,邀请了8位壮族歌手共编写教育青少年山歌近600首,内容以如何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发扬民族传统、艰苦奋斗、爱国、爱民、爱家乡等题材编写,然后印发全县中、小学校,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有条件的苗村侗寨学校,邀请民族老艺人义务到学校为师生传授芦笙简谱和芦笙舞蹈。

参与系列教育青少年活动,亮点纷呈。一是与县纪委、教育局、文明办等单位开展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廉洁美德进校园、教育学生从小勤奋节俭、学会做人、教育老师为人师表、拒腐防变,收到良好效果。二是配合协助团县委、妇联、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部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科普知识、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活动。三是配合公安、司法、交警等部门对青少年进行法治、禁毒、防艾、交规等方面教育。四是配合协助劳动就业、科技、农、林、畜牧等部门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五是与团县委、妇联、慈善机构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近几年共捐助受益学生9620多人次,同时还联系到广西李宁基金会给该县高考成绩前10名的学生发奖29万元;2011年得到国家关工委引领中国安利基金会给我县12所中、小学捐助营养餐具192件(套),折资约69万元;2012年又得到自治区关工委引领区红十字会给该县3所学校捐近12万元的学生用品。六是联系和协助县教育局解决了融水镇水东小学480多名师生用水问题和和睦镇中学、白云乡大湾小学围墙的完善问题。通过上述活动,青少年受到了教育,也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融水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蓝湘德)


分享: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56号
  • 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网站备案号:桂ICP备05009280号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柳州老干部“龙城秋韵”
微信公众号

经验交流
注重特色、突出重心、寻找亮点,尽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来源: 融水县关工委  |   发布日期: 2015-05-07 17:10   

融水苗族自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近几年来,充分发挥好工作机关的引领作用,坚持工作常态化,将民族特色融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抓住工作重点,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亮点纷呈。

 “五老”队伍继续发挥作用突出,组织他们尽力开展工作。一是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夕牵头组织县直学校师生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永乐乡柳北游击队烈士纪念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邀请柳北游击队老战士讲革命历史故事。二是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组织“五老”科技人员带科技模型、科普资料到县城和离县城较近的乡镇学校对师生进行科技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三是组织“五老”艺术团到中、小学校、农村、社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文艺联欢活动。四是组织老教师重返课堂,成立一支由老教师组成的宣讲工作队,深入学校给中、小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仅2014年度,“五老”队伍进学校、村屯宣讲56场次,受教育青少年5.4万人次。五是组织“五老”队员参与文化市场网吧义务监督活动,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对县内26个网吧经营点,安排52名“五老”义务监督员,每个网吧有2名“五老”队员负责联系,并给他们明确责任和发给上岗工作证。六是发动“五老”与留守儿童结对监护帮扶活动,确定香粉乡为县级示范点,每个乡镇先抓一个村,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现香粉乡共有142名留守儿童,已结对了142名“五老”人员,每位留守儿童有一名老同志监护帮扶,目前全县20个乡镇已有1544名“五老”与留守儿童结对监护帮扶,使留守儿童在校内老师管、校外老人护,同时也使在外务工的父母安心、放心。

突出民族特色课题,把握工作重心。一是组织老艺人开展民族芦笙文化进校园、社区,县直中、小学校开设民族芦笙舞蹈班,邀请民族老艺人到学校传授芦笙音谱和芦笙舞蹈。20099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节目组到我县录制了“融水青少年芦笙队”的精彩节目,并在103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目前,县城中、小学校都有芦笙队,每年的县庆日大型活动,中、小学校的芦笙文艺队都是大型芦笙舞蹈的主要阵容。这一新课题深受青少年的欢迎,得到社会的赞誉,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2009年底,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获得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创新奖。二是利用本地通俗易懂山歌教育青少年,邀请了8位壮族歌手共编写教育青少年山歌近600首,内容以如何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发扬民族传统、艰苦奋斗、爱国、爱民、爱家乡等题材编写,然后印发全县中、小学校,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有条件的苗村侗寨学校,邀请民族老艺人义务到学校为师生传授芦笙简谱和芦笙舞蹈。

参与系列教育青少年活动,亮点纷呈。一是与县纪委、教育局、文明办等单位开展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廉洁美德进校园、教育学生从小勤奋节俭、学会做人、教育老师为人师表、拒腐防变,收到良好效果。二是配合协助团县委、妇联、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部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科普知识、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活动。三是配合公安、司法、交警等部门对青少年进行法治、禁毒、防艾、交规等方面教育。四是配合协助劳动就业、科技、农、林、畜牧等部门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五是与团县委、妇联、慈善机构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近几年共捐助受益学生9620多人次,同时还联系到广西李宁基金会给该县高考成绩前10名的学生发奖29万元;2011年得到国家关工委引领中国安利基金会给我县12所中、小学捐助营养餐具192件(套),折资约69万元;2012年又得到自治区关工委引领区红十字会给该县3所学校捐近12万元的学生用品。六是联系和协助县教育局解决了融水镇水东小学480多名师生用水问题和和睦镇中学、白云乡大湾小学围墙的完善问题。通过上述活动,青少年受到了教育,也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融水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蓝湘德)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网站备案号:桂ICP12006475号

网站制作:盈和动力